咕嚕咚故事藝術創作班 上課剪影
這週的課程開始,將原本規劃的繪本換成其他比較趣味的故事,羅大里系列的其他書籍,因為後續課程無法搭配,就先告一個段落。
這週的選書,是關於身體部位的逗趣故事,也是天仔常用來作為動物特徵課程的輔助,書名很直觀,叫做《大象的鼻子》。
顧名思義,主角就是大象的鼻子,注意,不是大象喔,是大象的「鼻子」!呵呵,作者將大象的身體各個部位擬人化了,因此鼻子就成了主角,更清楚來說,是脾氣暴躁的主角,因為非常自傲自己是大象的重要特徵,開始橫行霸道的故事。最後,他會怎麼樣呢?
***
因為重點在鼻子,如果只是簡單的描繪,就太對不起這個偉大的鼻子了。因此,天仔想起從前在永樂市場買的一塊動物皮毛布,剩下的布料恰巧可以派上用場,馬上去把它從地下室翻出來,稍作裁剪之後,是不是很擬真呢!
***
由於這本繪本不只是趣味,大象身體部位分離的次序也不同(怎麼有點可怕),剛好可以做為描繪大象的步驟流程。簡單將這次的課程試做說明如下:
1.準備粉蠟筆和有色的美術紙。(在孩子還沒有塗滿整份作品的耐心時,有色底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搭配粉蠟筆更是絕配)
2.在毛鼻子邊緣貼上泡棉膠。
3.選一個想要的位置貼上(這個步驟需考慮整隻大象的角度與預留身體其他部位的位置)
因為紙張是8k,所以長鼻子勢必破圖而出,顯示出鼻子的偉大。
4.接下來,與孩子回顧故事的情節順序,幫助大象慢慢將身體部位給「拼貼」回去。
繼鼻子之後,是大大的身體。
接下來是四隻粗壯的腳。
哇!眼睛也回來了!(當然,大象的頭也要一起補上)
尾巴雖然小,但也不能忘!
最後,補上兩片大耳朵!和長牙(故事裡沒有牙齒,帶領者可搭配實際的大象照片做觀察)
完成一張又胖又呆的大象。
上色,完成!
***
接下來,重頭戲當然是孩子的創作。天仔一直希望畫畫課不只是畫畫,還能有程序、有課程,在孩子接受的範圍內,有系統的來創作。
在課程的一開始,天仔準備了兩塊手寫板,並讓寶貝們彼此畫出指定的動物,讓對方猜題。
提問:你覺得_____畫的是什麼動物呢?
猜對了,就可以和孩子討論:你是從哪個部位知道是這種動物的?
猜錯了,可以讓畫者再補充一些特徵,直到猜到為止。( 一直沒猜對也沒關係,可直接公布答案)
孩子的創作1:
孩子的創作2:
***
暖身活動完之後,延續「動物有其辨別的明顯特徵」的概念,來閱讀這本《大象的鼻子》
(沒人拍照,只能勉強自已來了...模糊的手是前景)
聽完逗趣的故事,準備著手創作,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底紙。
還有看得順眼的鼻子:
兩人都挑了粉紅色。(選色部分,蠻容易受到彼此的影響,下次調整座位來試試)
從鼻子............開始!
(有的孩子想要先畫完大象,再貼鼻子也可以喔!)
模擬想要的位置:
貼
貼
撕
嗯...怎麼有種代工廠的感覺...
***
一邊回顧故事,一邊幫大象拼裝回去,也能讓孩子掌握大象的各個部位的細節:
兩人真的很專注:
晴的大象,真的很特別...尤其是繽紛搶眼的大耳朵!
任也不惶多讓,開始...幫大象加入1至.....8隻腳!?
慢慢的,晴的彩色大象逐漸完成!
***
來欣賞兩人的作品吧!
首先,是晴的彩色大象+招牌靦腆笑:
接著,是任的八腳長鼻子大象~鼻子真的很長啊!
【作品特寫】-晴
【作品特寫】-任
***
如果沒有毛皮,也可以換成其他條狀物,也是很好玩的喔!
今天的相機有點怪怪的,照片都暗沉+模糊啊QQ,傷了大家的眼,深感抱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