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走出框架,真實只差一步

飛出國了,早就想看看臺灣外的幼教現場,即使平常已在網路上、書籍裡,略見一斑,但仍是充滿著想像。一直覺得,只要在做一樣的事情,隔著大海,不會有什麼不一樣,但事實上,還是有一個無形的分界點,那叫做文化。

這次是第一次參與NAEYC的美國幼教年會,和以往出國的經驗一樣,環境上沒有特別的衝擊與不適應,也許是網路媒體的發達,視覺經驗上和臺灣沒有太多的落差;只有長途乘車時間不斷提醒著自己確實踩在國外的土地上。這次年會跟著四位幼教的前輩一同前往參與,都是很熟稔的幼教人;和本來就熟悉的人,共同參與一件特別的事情,有了共同的經驗與話題,深化了原有只是工作上互動的情感,這是此趟旅程中的潛在收穫。

除了不定期的購物行程(購物也是深入外地文化的捷徑,除了物品的交易外,也能有許多與人互動的機會),年會的議程安排很密集,每天的專題加上議題發表就有破百場,整個會場上,也許最想學的就是分身術吧!一天八小時,最多也只能參與四場次,面對上百場講座羅列眼前,真的只能重新整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比在outlet架上選擇一項中意的商品還要難以抉擇,但也能刺激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對整場年會的趨勢做了解。這次的領隊是有NAEYC年會經驗的陳淑芳老師,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們五人每晚的飯後甜點,就是年會議程的沙盤推演了。為增加此行的最大報酬率,我們五人被迫打散,各自參與會議,蒐集美國幼教各議題的相關發展情形。

對,這真的是很大的挑戰,說不上害怕,大家在意的是在全英語的環境中,擷取到多少重要且受用的訊息。這是此行最大的目標。

簡單做了分工之後,大家勾選了自己感興趣的研討議題,並且排出順序且想好備案(倘若講座不如預期,可隨時轉換會場),而我關注的即是近年來自己不斷琢磨的「媒體教育」與「科學教學」兩項重點,本篇即是整理我隨行的筆記,加上會後翻譯整理資料後,透過文字與圖像向閱者傳達我此次加州行在這兩個主軸上的所見所聞。

***

105.11.02:深化幼兒經驗,以STEM為中心的教學

講題:"I Have a Hypothesis!" Creating Inten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Using STEM“做一個假設!使用STEM研究創造有意識的教學和學習機會

STEM即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以及Math(數學)的總稱;簡單定義之:科學是思考的方法,科技與工程是做事的方法,數學則是測量的方法。這次年會上,除了發現各場次的研討議題對象的年齡層,從幼兒階段下修至嬰幼兒階段外,STEM也是場上熱門的題材。這個場次,發表者一開始讓與會者從STEM做發想,讓大家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書寫並逐一發表(如左圖),發想的內容層次比我預期的要來得多,也可以感受到英文裡的Science/ 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詞彙下,真的有許多更深入與類別的詞彙,詞彙量不夠的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家書寫,無法提供意見的無奈卡在喉頭,真的讓人渾身不自在。身為現場一百多人中的唯一華人,一開始真的顯得突兀,後來發現外國朋友們會體諒語言的差異,對於討論與活動上都會貼心地放慢速度,努力去了解我粗淺語彙組合後所傳達的意思,從他們的表情看來,感覺他們更怕講中文呢!

發表完的海報,張貼在場邊給大家繼續觀賞,這也是我們在國內教室裡常做的事情(如右圖)

2.jpg

在教學上融入STEM的好處很多,例如能夠強化各學習領域間的聯繫外,也能在課程活動中引入複雜的語言參與,並提供新詞彙導入時描述上下文的機會;現場我們就做了一個名為「HedBand」的活動,使用的卡牌教具「HedBanz(如下圖);活動方式很簡單,兩人一組,分持一張卡放在額頭上,只有對方可以看到內容,兩人輪流問至多五個問題,在五個問題內,要猜出自己手持的卡牌內容為何。這個遊戲很類似國內的團康遊戲:大頭王。

3.jpg  4.jpg 

      遊戲規則簡單,但要在五個問題內猜出內容卻不容易;除了語彙能力要足夠以外,策略與描述細節的能力也要有邏輯。我戰戰兢兢地和另一名外國夥伴玩了第一次,果然兩人都無法在五個問題內猜出對方的牌。接著,發表人示範了一次「提問的技巧」,原來關鍵在於,五個提問必須能夠包含該物件細節的描述。在發表人的示範後,我們進行第二次的練習,結果兩人都成功在五個問題內猜出卡牌內容,成就感十足。是個容易上手、趣味性高,且真的能促進語彙使用的遊戲。

緊接著,發表者針對STEM的執行策略,列舉了幼兒園的實證例子做說明:教師是引導、聆聽且熱情的關注者,他們一邊觀察並表現出對孩子探究內容的濃厚興趣,此外,教師們會透過「紀錄單/學習單」擴大對幼兒談話與進一步探索的機會,也邀請幼兒記錄下自身的想法,並且協助幼兒延伸其詞彙,適時提供額外與討論內容有關的信息,也引導幼兒試著提出「好問題」。簡報中也強調,「戶外」是探索STEM的絕佳場域,到處都可做STEM的學習!

從講座中可以知道,以STEM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有幾個關鍵核心:擴展詞彙、解釋現象、問好問題、透過活動提供探索與討論的機會。掌握這些核心要素,STEM就真的能夠在現場上達到最大效益。會議的最後,提供了幾個圓桌素材(如下圖),讓與會者隨意操作,彼此提供想法與回饋,也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教材。即使國內也不乏類似的活動,但能夠從舊事物發展新玩法,找到百年不退的遊戲素材及其核心價值,真正做到有意義的學習才是關鍵。這些都需要教師靜下心來,透過積年累月的省思與嘗試,才能讓這類課程幼兒產生優質的影響力。

5.jpg6.jpg7.jpg8.jpg9.jpg10.jpg11.jpg

***

105.11.02:執行功能──從行為中看見思考的脈絡

講題:Using play-based and routines-based observation to examine executive function in young children(使用遊戲與例行程序的觀察來檢驗嬰幼兒的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 (也稱為認知控制監督注意力系統 )

是一個心理學中理論上的認知系統,用來管理和控制工作記憶,注意力,決策, 抽象思考等其他認知過程。                    …維基百科

執行功能這個題材是目前大家很關注的議題,剛好有這個場次,馬上就決定要來聽這場,果然不負所望,內容很豐富,可惜語言能力的限制,否則更能從中聽到細節,不足的部分,只好回國後再透過閱讀等方式補上囉!

本以為是很生硬的課程,但會場中除了簡報、文字資料外,也展示了範例影片促進理解,更穿插了不少讓與會者親身體驗的活動。更進一步,現場也提供了可供練習參考的家長手冊以及相關教材教具,現場讓與會者檢驗自己的執行功能情形,藉由操作體驗來學習如何分析兒童的遊戲與日常活動中相關技能的構建,提供具體的活動建議,以此作為未來指導執行功能的觀察策略之參考。

正念活動

把人的注意力,以在當下發生的內部和外部經驗的心理過程,可以通過冥想和其他培訓的實踐中發展的一種活動。參考自維基百科

       研究中顯示,執行功能是一個關鍵的學前技能,研究也發現嬰幼兒時期具備相當的發展潛力,實驗中嬰幼兒也展現出良好的自我修正能力;因此,成人除了需要能設計如何檢驗嬰幼兒執行功能的實驗活動外,也要能對嬰幼兒制定個別化的計畫,給予嬰幼兒自我調節成長的機會。研究也用在許多特殊兒童身上,獲得相當好的成效。

執行功能的認知,能使成人改變對兒童行為的思維,運用正念活動Mindfulness activities,從舊有想掌控兒童行為或是避免問題的產生,轉而變成接納兒童有機會透過自我導向的方式進行自我調節,幫助自己成長的事實,進而能促進執行功能技能鏈結到早期的學習能力上。

會場上,提供了許多研究的案例與影片示例,從嬰幼兒、成人甚至是動物,都有投入相關的活動設計研究。類似的活動設計很多;例如,透過科技互動裝置,讓成人或是動物,能夠記憶輪番出現的數字(一開始是一個數字,後來是兩個,以此類推),並能記下出現的次序與位置。現場也讓與會者兩兩一組,進行數字朗誦記憶,以及視覺與大腦間的交互關係等遊戲,從遊戲中,也真實感受到大腦在決策時確實有其脈絡,並很容易受到環境線索所影響。根據以上的發現,家長手冊的設計就很有實用(如右圖)。家長手冊,針對每個可以檢驗的活動設計,做文字的指引描述,讓家長能夠在家中,透過文字指引來與兒童作互動,檢驗嬰幼兒的執行功能技能。

12.jpg

如上所言,整場上午的講座中,發表者會視內容需求,穿插了許多讓我們自行檢驗執行功能的小活動;如下依序為「你看你動(名字自編)(教材如下圖左1,名字自編),與會者看了圖片後,做出與圖片相同的動作,但不能被帶領者所干擾,有點類似閃卡的方式,只是搭配體能動作,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另,有一個有趣的教具「SIMON(如下圖右1,按了啟動鍵後,顏色會漸次閃起,閃完後,操作者要依據前面發光的先後,按出正確的順序,如果錯誤,就結束,反之,則繼續增加數量。

13.jpg14.jpg

此外,還有類似「河內之塔」的桌上遊具(如下右圖),也是可以檢驗執行功能的媒介,操作方法可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erGxLIl4I

15.jpg

這組教具恰巧是我很拿手的益智遊戲,早期也玩過手遊的版本,遊戲中,挑戰者可以挑戰更多層的河內之塔。與會的國外夥伴,一直無法完成解題,看我能夠在十秒內完成三層的挑戰,都讚不絕口呢!原來平時玩益智遊戲的經驗,也能作為國民外交的手段呀!

其他的活動,諸如排出有邏輯的六格漫畫(如下圖上排),或是剪開七巧板的紙模後(如下圖下排),拼回原樣等等,都是很容易操作的檢驗活動。

16.jpg17.jpg

18.jpg19.jpg

***

105.11.03:洛杉磯的媒體教育面面觀

講題:Necessary skills and appropriate resources for childhood educators in today's media-saturated world(當今媒體飽和世界中,對兒童教育者的必要技能和適當資源)

此議題是這次年會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媒體文化以及教學科技深入兒童教育已經不是一、兩天,但是國內的現場與家庭思維對於這點,一直都還在矛盾與困惑中摸索,抓不到嬰幼兒媒體融入與實物學習的平衡點。這其中的關鍵,可以說是成人本身對媒體本身的不瞭解,以及太多非理性想法的投射;真正的媒體是客觀的,教師是否能善用媒體科技,與原有的教保適性課程相輔相成才是真諦,並非單方面抵制媒體就能消弭矛盾。現在的孩子,身處二十一世紀,面對眼花撩亂的網路甚至是雲端世代,媒體理解與應用能力不但是他們必備的能力,更是思考模式適應轉型很大的推力。

這場講座,是針對當今媒體飽和世界中,從四個不同取向的研究單位,進行媒體對兒童教育者的看見與研究情形做發表,現場也提供幼教工作者相關的資源以及必要技能的資源建議。第一場是針對洛杉磯的幾個重要的兒童頻道作介紹與討論;第二場則是對於現今媒體的應用與分析,提供參考的指標;第三場則是一個在洛杉磯的計畫,針對父親在陪伴兒童參與媒體學習時的角色,做實驗後的成果回顧與省思;第四場因為時間搭配不上,所以沒有參與。以下,即是我翻譯第二場所提供的文字資料:兩項非常值得參考的步驟與標準,提供給大家在面對媒體時,能對媒體有更精確且理性的判斷依據:

促進媒體的有效應用10步驟 

  1. 導入媒體以豐富學習─基本的第一步。
  2. 拓展與延伸學習主題:透過呈現其他觀點,來精緻或深化學習內容,強化複雜性,例如TED會議的演說影片即是一例;確保教學不是指令的傳遞,而是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習更加開放。
  3. 提供相對/對比的觀點:不那麼直接置入觀點,而是提供兒童根本的選擇,並導入問題解決和決策思考的歷程。
  4. 呈現問題:使用視覺展示來刺激學生進行思考分析,以及解決問題,通過將一連串的問題呈現在幼兒眼前,來作為引導幼兒學習的策略。
  5. 展示現象的多樣性:展示各種實踐過程或結果、多元文化現象,來挑戰既定的觀點,幫助學習者看見自己,並將他們暴露於其他方式下,在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下促進討論的氛圍,學習現象的前後關係。
  6. 跨領域的學習:使用媒體去連結跨領域的學習,諸如語言(閱讀)、邏輯(數學/數字關係)、視覺/空間(圖形)、物理學/肢體動覺(舞蹈)、音樂(歌唱)、社會/情感(人際交往),可參看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
  7. 鼓勵遊戲(Encourage Play:使用媒體為媒介,讓幼兒來描述角色形象。啟發學習者,讓他們在不同情境下,想像自己扮演角色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8. 促進媒體讀寫能力:應用潛在媒體作為學習工具,達到最佳化的結合,包括印刷、個人訪談和實地研究,透過PCMAC、平板電腦、電話和其他設平台,來連結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以及來自網絡的其他資源。
  9. 喚起惻隱之心:鼓勵學習者與媒體內容產生共鳴,並透過與他人或群組的親自交流來促進互動,和/或使用社交媒體的潛力創建學習者社群。
  10. 維持興趣──玩得開心!在短時間內激勵學習者,並確保能幫助他們精通,遠離創作貧乏的狀態,媒體將能賦予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價值。
  • Judith A. ColbertPhD 翻譯:許琳翊

 

分析兒童媒體/節目的10項標準

1.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清晰嗎?適合兒童嗎?偏簡單或複雜?是真實或是幻想故事?
2.主題‧調性‧情感氛圍
是否有主題和目的嗎?是否有一致的調性?是否能營造積極正面的印象?傳達的感受是愉悅還是傷感?整體生產價值是否支持這個主題‧調性‧情感氛圍? 
3.顏色‧場景
色彩的使用是否能對主題產生有效的影響?場景是真實或是想像的?視覺上是否採用清晰的圖片?呈現方式是否支持主題?易於理解溝通嗎?
4.角色
角色是人物還是動物?角色的個性是否複雜?或是簡單的漫畫呈現?擬真寫實或是手繪風的?角色是否容易理解且讓人印象深刻的?
5.語言‧對話
對話設計是否讓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容易理解?是否能促進語言學習和提升讀寫能力?內容是否可信?是否能因應角色與故事需求來設計?
6.聲音‧音樂
是否採用品質良好的聲音?是否易於辨識聆聽?其中所使用的音樂,對故事本身是否有支持的效果?適合兒童聆聽嗎?
7.特效‧互動設計
特效是否能為故事加分?或是反而分散焦點?是可信的設計嗎?呈現的效果會驚嚇到孩子嗎?是否有互動性的設計?
8.分鏡‧轉場
對兒童來說,事件的轉換速度是否合宜?轉場與視覺效果的設計是否流暢易懂?這些設計是否能使故事更容易理解,還是反而失焦?
9.時間長度
時間是否太長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太短而無法發展完整的情節?它是必須要一次看完,還是可以分段欣賞?
10.整體印象‧趣味性‧享受!!
是否能產生高度的價值?欣賞完後是否留下了積極正面的印象?它能否吸引孩子的目光?是一個好的經驗嗎?是否能支持學習?
                               資料來源:Judith A. Colbert,PhD 翻譯:許琳翊

以上兩篇指引,剛好做為我常年拍攝教育類影片的製作參考,不只是兒童,所有的受眾都是一個吸收的個體,碰觸媒體後可能形成任何效果,這是媒體製作者無法掌控的事。而我們能把關的,即是在每一個製作階段上,深思熟慮,掂量其可能產生的效應,並且試圖揣測可能的接受情形,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會場上,恰巧聽到洛杉磯媒體教育上對這部分的把關,有種如獲至寶的安心感,而這個安心的感覺,讓我更能有條理地繼續拍攝下去。

***

105.11.04:科學操作後重要的事

講題:Science play and spiritualityChildren's deep engagement and learning(科學遊戲和靈性:孩子們的深入參與和學習)

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是根基於建構主義理念的一種學習方式,其目的在消除在學習後知識僵化的現象,藉由專題安排複雜且真實的任務,統整不同學科領域知識的學習,學習者經由一連串的探索行動,以及合作學習的情境,學習問題解決的知能以及知識活用的技能。

  專題式學習利用高真實性的內容、真實性評量、學習者導向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習者擬真而複雜的專題計劃與引導問題。學習者不僅合作進行探究與問題解決,並以具體的作品呈現其學習結果,培養專題管理、研究、資訊組織、呈現與傳達、自我反思、團體合作與資源工具應用等多項能力,以及主動參與的學習精神。在專題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或提供建議的輔助者,因此學習者知識的學習及能力的培養並非直接來自於教學者,而是發生在投入專題任務的過程中,以及在學習者參與一連串真實問題所習得的經驗中。….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念的一種學習方式,目的在消除在學習後知識僵化的現象,藉由專題安排複雜且真實的任務,統整不同學科領域知識的學習,學習者經由一連串的探索行動,以及合作學習的情境,學習問題解決的知能以及知識活用的技能。

  專題式學習利用高真實性的內容、真實性評量、學習者導向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習者擬真而複雜的專題計劃與引導問題。學習者不僅合作進行探究與問題解決,並以具體的作品呈現其學習結果,培養專題管理、研究、資訊組織、呈現與傳達、自我反思、團體合作與資源工具應用等多項能力,以及主動參與的學習精神。在專題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或提供建議的輔助者,因此學習者知識的學習及能力的培養並非直接來自於教學者,而是發生在投入專題任務的過程中,以及在學習者參與一連串真實問題所習得的經驗中。 ….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這一場,是標準的實作場,從不大的會議室內滿滿的人就可以看出來,科學課程內的操作性活動真的很吸引人;我和同行的惠慧老師,剛好都選擇了這一場,我們在靠近角落的位置坐了下來,從這個角度,剛好可以從側面看到講台上琳琅滿目的教材,在我們坐下來後,座位已經向隅,與會者只能在會場外的走廊上引領克難地參與

  在體驗活動開始前,發表人先針對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進行說明(補充如右欄),其中,發表人列出了進行時的六項核心要素,諸如:自我選擇Self-selected)、資源應用(Utilize Resources)、創造批判思考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參與式經驗學習engaging 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組織能力(skills for organization以及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針對議題來進行計畫與探究,也是最近國內想要翻轉的教室裡師生共構圖像。這些要素在「知道」、「做到」,直至「做得好」之間仍有不同層次的表現,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真正理解幼兒學習目標的核心以及自身的角色定位拿捏。這個部分,在後續的操作活動中,也有深刻的體會。這一場,是標準的實作場,從不大的會議室內滿滿的人就可以看出來,科學課程內的操作性活動真的很吸引人;我和同行的惠慧老師,剛好都選擇了這一場,我們在靠近角落的位置坐了下來,從這個角度,剛好可以從側面看到講台上琳琅滿目的教材,在我們坐下來後,座位已經向隅,與會者只能在會場外的走廊上引領克難地參與。

由於國內科學教育的盛行,不乏許多有熱情的科學老師積極參與專業社群,並且樂於分享活動設計,在場次內的體驗活動並不陌生,幾乎都是操作過的活動,列出幾個項目簡單介紹如下:

(1) SQUIDY Cartesian Diver(浮沉子)

20.jpg

浮沉子,是用手改變裝水寶特瓶中的空氣壓力大小,來改變水作用於浮沉子身上的浮力,導致浮沉子上浮下沉的科學玩具。用手用力擠壓瓶身時,瓶內空氣壓升高,而同時浮沉子內的氣體體積減少,降低水對於浮沉子的浮力,當浮沉子的重量大於浮力時即開始下沉,手放開後瓶內空氣壓力降低,氣體體積膨脹導致浮力增加,浮沉子則上浮如左圖這次的體驗,浮沉子是用滴管做的,特別在滴管上畫上可愛的笑臉,顯得非常可愛,很能抓取孩子的目光。

製作方式補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LLwTIkRZAU

(2)氣球內奔跑的硬幣

將一元硬幣塞入為吹氣的氣球囊後,把氣球吹起,打結,快速旋轉氣球,使氣球內部的硬幣沿著氣球內壁快速奔跑,效果令人驚奇;其中,硬幣替換成六角螺母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向心力現象。向心力又稱離心力,是一種拉力,其方向隨著硬幣在氣球內壁的圓周軌道上的運動而不停改變(如右圖),合力總是指向圓的中心。

製作方式補充:http://www.ifuun.com/a20161022481732/

21.jpg

(3) Cornstarch Peanut(玉米黏土/乖乖黏土)

這在國內幼兒園或是家庭也很常見的特殊素材,是一種用玉米澱粉製成,一種長得很像乖乖的創作材料。因為成份為玉米中的澱粉,利用澱粉遇水會產生黏性的特性,只要稍微沾濕,玉米黏土就可以輕鬆結合,幼兒即可透過壓、捏、切、撕等方式,來將它塑造成不同的形狀,或是拼貼成想要的平面、立體圖案(如右圖)現場我們一邊操作,發表者一邊介紹它的成份與原理,它是一種化學聚合物晶體,可以非常快速的遇水即可簡易結合。

補充資料:http://24h.pchome.com.tw/prod/DEASB9-A9007OXPT?q=/S/DEASB9

22.jpg

(4)氣球棒棒糖

緊接著,是氣球棒棒糖。活動一開始,發表者要我們將一根竹籤,穿過吹好的氣球,想辦法不要讓氣球破掉。這其中的細節都是可以探究的小活動,例如:為什麼有人的不會破?跟竹籤刺的方式或位置有沒有關係等等,都是值得探究之處。膨脹的氣球是「內部空氣壓力」與「橡皮萎縮力」維持平衡的狀態,如果以竹籤穿過氣球,橡皮會瞬間破裂,裡面空氣往外衝就會破了,成功的祕訣,除了可以買厚一點的氣球外,穿刺時盡可能朝氣球的頭尾下手,因為厚度夠後,能承受的壓力較大,比較不容易破。側面因為比較緊繃且薄,就容易破裂。操作其實不難,成功率很高,且能讓幼兒感到驚奇,進而探究力平衡的狀態,是個道具簡單、容易上手的小活動。

23.jpg

同行的惠慧老師,一邊操作一邊與我討論,提及這些科學操作活動,其實不難找到資料,許多單位也會辦理類似的研習,但是實際帶入幼兒園時,卻常常只是停留在「活動」而已,實際要幼兒透過現象進行問題探究的歷程,並不是那麼容易導入,多數的幼兒園教師雖然也覺得有趣,卻常不得其門而入。

這個問題,早在先前我常常辦理的科學教師研習後就已經發現,對於這類的課程,幼兒園教師帶回教室後,很難與現有的課程模式做結合,常常流於點狀的外加式活動,這與教師本身的科學知識理解程度、探索式課程的引導能力,以及環境裡是否營造出適合進行科學探究的氛圍有關。近兩年,我於工作室所承接的兒童科學活動課程中,我試圖突破這樣的盲點,找出幼兒科學統整課程的可能性,一般的教師,常常是帶領幼兒製作一個有趣的科學玩具,然後一邊講述著科學原理,課程就結束了,但忽略了幼兒學習的特性,以及與生活經驗的連結。

從經驗中得知,幼兒科學課程光靠「講述」+「操作」,是不夠的;因此,我試著將活動進行分析,並且找到概念入門的起點和可輔助的現象,用操作性的素材來引導幼兒自行發現,並能針對鋪陳的活動路徑做思考,思考後再操作、在由操作後調整想法,進而記錄表徵等過程,發展出幾套適合幼兒的科學探究課程。我發現,幼兒科學課程,應該是「生活現象」+「好奇」+「操作」+「思考」,產生「延續探究的興趣與基本能力」,才能回歸統整課程的核心,不流於一般科學玩具操作課程的美勞化現象。

***

105.11.04:海報發表──跟別人說自己的事,語言能力是鑰匙

倒數第二天的海報發表,我們是唯一的臺灣發表團隊,現場不乏華人面孔,也很巧合地遇到了在他國長居的幾位台灣人,除此之外,扣除大陸人,美國面孔的人還是佔了九成。英語的口說能力一直是我很大的罩門,因此站在發表的海報前面,可以說是如坐針氈;一開始,會下意識地想要找同行的老師求救,但是一次、兩次的對話後,慢慢發覺口說的重點是在讓對方明白意涵,而非文法上的較量;也因為對方明白我們是非美國人,所以也很貼心地減緩口說的速度,以及強調關鍵字來促進理解;因此,透過觀察對方的描述,模仿與記下他們對海報內容的回應所用到的詞彙(發現外國人很習慣回應),做為對下一個觀眾說明時的參考。幾次後,感覺比較不會害怕,但是口說能力仍是遠遠不足,深刻感受到「知道」、「我想講」,但「講不出口」的窘迫。這次出國,除了各研討會上的收穫外,我想這個深刻的感覺更是深植心中:語言能力是重要的鑰匙!要讓努力做過的事、值得分享的事向外傳播,語言絕對是那座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梁。一次難得的體驗學習,可惜只在洛杉磯土地上逗留了六天,感謝這些天來幫助過我們的人,所有的學習仰賴社會很多人的協助,要感恩然後學習回饋,教育才有意義。

24.jpg

待在教育圈裡很久後,沒有踏出框架,反而會有一種縹緲的虛無感,即使埋頭做了許多事情,也是一樣。教育工作很特別,它無法脫離人群,這也是不在幼兒園現場的我,非常珍惜每一次與孩子真實接觸的教學經驗的原因,不斷在教與學的實作間反思,真正體悟到教育不是只待在教室裡就能做的事,這趟旅程無疑是一個開門的契機。這個真實與虛擬交錯的世代看似沒有框架,但是事實卻反而相反,大量的訊息在被人理解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框,大家不再習慣思考,只選擇一個安全的框框待著,那種安逸感是很危險的。一直在追尋教學中的真實感,在這趟十四個小時的回程飛機的航程間,我會繼續想下去吧。

...全文同步刊載於東台灣幼兒教保專業促進協會 年會專刊

arrow
arrow

    小天/星期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