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這件小事見微知著,從小做起

老師好忙?「備課」反覆問自己的四個問題  BY天

開學前夕,學生很忙,忙著出清未完成的連假作業;老師很忙,忙著準備開學的大小雜事。在幼兒園裡,寒暑假結束的前一週,所有的老師都回到岡位上,開始開會、整理教室、購置教材,似乎就完成備課了,但備課就真的只有這樣嗎?簡單來說:孩子學什麼?老師教什麼?如何教?即是備課的核心,在沒有特定教材的幼兒園現場,扣除了原有的全校/園活動、宣導活動、例行日程工作後,真正「教學」的時間少之又少,在沒有下課時間的幼兒園,下班後實際花在備課的功夫也因人而異,有時候就成了找找資料、湊湊可用教具的虛應故事,而評量也成了一件又一件沒有交互關係的作品集,孩子真正的學習成效難以掌握;因此,瞭解備課的重點,找到備課的流暢感,是一刻千金的幼兒園現場必備且重要的小事。

問題一    分析教材內容:孩子要學什麼?

無論是教師自編教材,或是購買現成的教材,教師皆要針對教材內容本身做分析;即使是已經編製好的教材,也僅是教師在教學時的參考依據,並非一定要按表操課;具體而言,教師可針對教材(此指任何的學習材料)本身的概念內涵做概念分析,再從各概念發想適合幼兒,或是可能發展的學習活動,並且搜尋相關資料,諸如書籍、網路知識或是在地元素等,作為引導或在幼兒學習時提供新經驗的準備。此指的教材,除了包含了幼兒直接參與的文本與教具外,也須包括教師在教學期間應具備或延伸閱讀的資料,才算完整。此外,所有的教材資料也應電子化,教具在製作時亦可拍下製作流程或清楚的外觀,在往後有類似的教學情境時可重複使用,一次紮時的功夫省下未來的時間。

問題二    安排學習經驗:孩子如何學?老師怎麼教?

在幼兒階段,根據孩子身處的地區與生長經驗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份教材,仍須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安排學習經驗實是教師在教學前第二項重要的思考範疇。教室裡,孩子每天快速經歷了各種經驗,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孩子也會在自己的生活步調中學習到新的事物,但這些訊息是繁雜且凌亂的,不被組織的訊息在孩子的認知結構裡可能建構任何理解,流水帳的生活經驗在時間的篩選下,學校的八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在學齡前階段的黃金六年,我們是否能提供孩子更精緻化的學習經驗呢?一部分教師以為,只要是陳列在教室裡的任何元素,孩子都能照單全收,老師只要「教」了,孩子就「學」了,其實不然。簡單來說,一件事牽涉到多個能力,能力中有包含了許多概念,例如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舉手發言」,裡頭牽涉到的能力可能是「知道現在是討論時間」、「現在是否輪到我說話」、「我可以如何表達我想要說話的想法」、「發表時要說什麼?可以怎麼說」等,這些能力背後又包含了同理心、物我關係、情緒理解等概念,看似舉手發言的簡單學習,決不是要孩子只學會「聽話」而已。也因為如此,一項概念或能力的培養,教師試圖提供孩子學習經驗來堆疊孩子概念的同時,可從幾件事來思考:例如教材展示的優先順序(這個概念在學習之前,需要有哪些先備經驗?)、舉例的內容(是否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討論的範圍(這個年齡階段,孩子能理解的範圍在哪裡?),甚至是同一份教材內容的深淺程度(因應個別差異,是否應該要調整每份教材的標準?),上述都是教師在課前需要去理解與掌握的細節,方能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需求,提供最適宜的學習經驗。

這個階段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育內涵,是新手教師最難以掌握的教學關鍵,因此需要不斷在教與學間不斷研究、琢磨,這種與學習者若即若離,時而併行時而人師的巧妙關係,是教學中最有趣且值得省思的精髓。

問題三    瞭解教學對象:哪種教學方式適合我的孩子呢?

在倡導多年的幼兒本位教學理念下,學生分析這個階段教師並不陌生,針對學生的原生家庭背景、文化特性、學習歷程、個人特質或是其他各種影響學習的可能因素做分析,是教師在教學這件事開始的前中後必須關注的事。分析並不難,難在瞭解了這些事情後,教師如何去因應個別差異去因材施教。在100年公布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裡,相當重視學習者的文化與學習環境等影響,試圖從許多能力培養的文字陳述中輔助教師思考「到底我們的對象是誰?」這件事。孩子一入學,絕對不是從零開始,他們帶著原生家庭的各種經驗以及其所處的文化背景下,形塑出一個「人」,而這個人是幼兒,身為一個幼兒又有著一個幼兒會有的許多特質,這些交互作用下,教師絕不能用一致的標準來看待每一位入學新生。要找出最適合的學習方式也絕不是單一,教師必須保持彈性,並且觀察孩子於學習時展現的任何反應,從中去調整課程;樣的歷程在教學現場不斷反覆,看似繁雜,但只要願意嘗試且多次實踐,教學相長下,一定能成為一位重視幼兒且教學節奏有條不紊的良師。

問題四    擬定教學評量:如何設計有成效且不擾民的學習單?

教學還沒結束,評量已經開始了,幼兒階段,無法以紙筆測驗來做為學習成效的依據,因此多元的評量方式勢在必行。評量的重點要能呼應教學目標外,還要能根據學習內容來安排評量的形式:是口頭發表的觀察、書寫記錄、或是動態實作評量來觀察孩子的學習表現?幼兒園裡,常見的評量方式不免讓人想起自製學習單,透過書寫記錄,孩子能夠展現所思所學,但是學習單的氾濫也造成了孩子甚至家庭的困擾;「這是要考孩子還是考父母啊?」許多家庭看到滿坑滿谷的學習單,不禁皺起眉頭:是考畫畫能力?還是書寫速度?

學習單設計的目的,並非為了書寫而書寫,即使是繪圖紀錄,孩子是否能透過學習單的引導來呈現所學,畫出來的內容又代表了什麼現象?這些都是教師要深思的事。學習單在設計時,回應的教學目標不宜太多,反觀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也不應太多。此外,學習單的引言及記錄的重點,是否明確?會不會因為過度書寫而失去評量的焦點?這些都是老師在自製評量工具時必須注意的。學習單的數量也無需太多,切勿為了呈現豐富的學習檔案而做。即使已經設計,但教師仍可依據實際的課程節奏來使用學習單,甚至將學習單的評量內容延展到課程內容中,讓孩子從實際參與中展現學習單的評量重點,這樣更能簡化課程,保持課程的流暢性。解讀學習單時,須注意個別孩子的能力,是否有書寫困難的孩子?必要時可將學習單分不同的能力版本,或是改以其他評量方式替代,皆是免除同一標準的弊病。

上述四個問題,是教師在備課時不斷反思的事,即使是資深教師,面對的孩子也不盡相同,數十年如一日的教法勢必無法因應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時常留意生活訊息,關注教與學之間的關係,謹慎且積極的做好教學準備,這才是一個有成長動能的幼兒園教師。

20151114 同步連載至東台灣幼教專業促進協會 雙月刊

***

附上一則有趣的相關影片:

美國教師以《悲慘世界》惡搞神曲迎接開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天/星期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