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家立立成長協會

戲劇人生子女帶領活動《希望的種子》

不只是閱讀──感動、心動、行動        by小天

孩子喜歡「真人」閱讀的聲音,選擇適當的圖畫書,花點時間與孩子一起探遊故事,勝過任何昂貴的玩具、教材。雖沒有一定的定則,但某些做法放諸四海皆準,只要用對地方、放對方向。在與孩子分享故事時,不僅是將故事作肢體、聲調上誇張而已,是個人風格而定。若針對活動設計本身作分析,整體的故事活動既能夠攏絡孩子的心,更能夠讓孩子透過活動參與故事、透過參與故事得到一些「感動」,有了感動才能夠有所「心動」,有了心情的悸動,方能有所「行動」。這就是綠頻道項下媒介中「故事橋story-birdge」的理念。從現有的繪本故事中作分析,從中找到適合孩子的元素,再將元素透過活動設計聚焦,讓整個活動一體成型;此間,不妨可以搭配一些肢體動覺的活動、視覺或操作性的道具,或是軟性媒材(例如布料、音樂等),都很適合提升孩子在閱讀時的感受力。閱讀,不只透過視覺文字,也透過五感,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即是「心」。

規律、規則感建立──開場主題歌「大書包」

在一連串複雜的故事線上,收與放之間,往往造成孩子的混亂,畢竟參與者並非設計者,沒有辦法對活動有全觀的認識;因此,活動空間與情境(包含氣氛)的營造,除了能導引孩子融入故事情境外,部分有規律的設計也能幫助孩子適應生活的脈動,適當地給予規則感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很有幫助。在102年下半年,綠頻道的故事橋活動中,開始置入了主題曲的設計,放在活動一開始,從念唱和簡單的肢體動作中,提醒孩子故事要開始了。類似的設計還有明顯的格線標示,不但能讓動態的活動單元收放自如,也淺移默化地將規則感融入情境脈絡中。「準備好」的孩子,才能將講師手中想傳達的物品接過來,這也是綠頻道中「故事橋」的理念之一。

有別於從前的活動,一開始不將導讀的主題書展示出來,反而是放在書包內隱藏,再試活動需求取出;一方面讓孩子產生好奇,一方面也讓陳列在孩子面前的資訊不要太多;一次只專注於一本書上,也是「大書包」活動設計的目的。孩子一邊猜、一邊決定著故事的開始,參與故事,比單純聽故事更有趣。

少一片拼圖──合作、觀察力與同儕模仿

在活動的一開始,孩子尚未與陌生的帶領者建立信任感(此次活動因為包含了下午的接觸,孩子對帶領者已經有初步的認識),而參與的成員也不見得完全熟悉。在無安全感的狀態下,孩子很難真心投入故事活動中,因此,在活動一開始,設計了「少一片拼圖」的活動,讓孩子透過簡單的操作性的拼圖活動,從分組合作中建立初步的伙伴關係。孩子對於自己熟悉的遊戲,馬上就能與活動拉近距離,所以導引活動的設計切忌太難,成功率要高。此外,為了增加彼此的認識機會,特別將每份拼圖中的其中一片,放到其他組別中,讓孩子能有機會靠觀察力去找尋答案、解決問題。在拼圖的後方,也設計了避免混淆的自我導向功能,同一份拼圖背面則有相同的顏色設計(如右圖)。

拼圖的圖案,是取自於第一本主題書《好~恐怖喔!》這本書的設計,除了趣味的韻律感外,也有層層堆疊,預測性高的情節設計。但由於故事偏簡單,對於國小為主的團體,特別以拼圖搭配理解性猜謎活動,作為故事的引導。在四組孩子都完成拼圖後,讓孩子從拼圖的圖案中,判斷書名為何?(選項為:好~開心喔!好~難過喔!好~緊張喔!以及好~恐怖喔!)藉此,帶出繪本的故事內容。(當然,故事要稍微冷門,不常在公共場合中導讀的為佳)

拼圖完成後,讓成功的組別分享成功的秘訣,也讓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觀摩年紀大的孩子完成任務的技巧,適合混齡的團體(此次活動跨年齡層,從幼兒園到國中皆有,以國小為主)。

將主導權還給孩子──操作性道具,提高故事參與度

說故事時,主導權通常都在帶領者身上,但若是適時地將主導權還給孩子,不僅提高參與度,也能增加活動趣味。這項吸引力在許多網路上的故事接龍、或是觀眾可以決定連續劇的劇情一樣,化被動為主動,更能增加孩子參與的內在動機。《好~恐怖喔!》是一本累加性的故事書,所以特別幫書裡的主角「小鬼」設計了可拆解的五官,讓聽故事的人可以輪流上台來完成「被傳說後」的小鬼。棉質較高不織布道具,加上魔鬼粘,即成為很好玩的故事拼圖(如右圖)。富含趣味及想像力的繪本,也蘊含了情緒與自我認同概念的故事;藉由實際操作的道具輔助,搭配誇張的動作與音調的變化,幾乎不需使用故事書,孩子們也能很快地融入故事情境,跟著帶領者一起動腦猜故事、推敲情節,最後跟著故事的結局哈哈大笑。

貼近故事的律動──將孩子拉回故事情節中

律動常見於故事活動中,作為活動與活動間的銜接;在帶領到某一階段後,綠頻道對於「律動」卻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思考。音樂、歌詞、肢體與故事間,是否能發酵出不同的東西,而非只是故事活動間的串場?最後發現,原來貼近故事的律動,其歌詞與旋律都能再次帶動孩子的心,將孩子重新拉回故事情節中,統整剛剛所聽到的故事。

本次活動中所引用的《幸福的臉》,除了銜接故事中家庭的溫暖外,也讓孩子去思考:無論心裡是否有大妖怪的存在,週遭都還有很多人在愛著我們。無論我們變成怎麼樣,家人或朋友的愛都是我們可以依靠的地方。透過音樂的感染力,讓孩子反芻剛剛聽的故事,跨上另一個層次,專注去思考有關「我」與「他人」的事。

u長棒型紙偶的運用──發展角色取替及同理心

說故事時常會搭配小道具,道具的設計必須適可而止,以免喧賓奪主。第二本主題書《魔奇魔奇樹》比之前者,是一本常見的導讀書;記得在大學一年級時第一次閱讀到它,馬上就深深愛上它(當然,它的版畫畫風更是吸引人的其中一個原因)。愛不釋手,翻了又翻。裡頭有心裡頭的細膩的蟲鳴鳥叫、也有暗濤洶湧的內心戲,主角豆太和爺爺的互動,以及那書中的靈魂人物「魔奇魔奇樹」,將整本故事說得蕩氣迴腸。有很多人、用了許多形式來說這本故事,而此次活動中,則試著用不同以往的方式來陳述。當時,就選了紙偶來強化故事中的角色。將人物拉出書本,陳列在孩子面前,是當時的第一個想法(如上圖)。但是,嘗試了多次的(棒+偶)後,發現操作起來和故事格格不入,尤其是拿著棒偶常常限制了肢體的語言,因此,此次特別將棒偶改造為「長棒偶」(用氣球棍黏貼在v字偶的中間),讓說故事者可以一邊說、一邊「拿」與「放」,發現效果挺成功的!先將出場的紙偶放在圍成圈的孩子中央,再依序將角色取出,甚至搭配故事,在圈外行走。由於孩子有了可以看的目標,圍圈的方式就不會有背對代理者的問題了。

紙偶的運用,輔助孩子會慢慢認同故事的角色,甚至投射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將自己本身的形象投射在角色當中,隨著角色的發展而有所回應。其中有一個孩子聽到背著豆太的醫生走得很慢時,害怕來不及救爺爺,還會出言說:「你快一點啦,你很奇怪訥!」可見孩子如此真實地參與著故事。

創造它、結束它──屬於自己的勇氣具像化

這個氣球畫的活動,早於《魔奇魔奇樹》的挑選,乍看之下,很像是先有故事,再有延伸活動「氣球畫」,但實際上,氣球畫先於繪本的挑選。當時,想要讓孩子有具體的產出與看見,但又不想流於一般的美勞創作活動,畢竟是作為活動的結束,想要一個比較特別、且印象深刻的創作活動。它必須有強烈的視覺性,也要有濃厚的參與樂趣,最重要的是,不要有一定的材料包成品的樣態。一邊想,腦海裡就浮現了氣球畫的創作過程。那是一幅孩子自由自在地用氣球作畫的圖像,不是在一般的平面畫布,而是立體的;氣球與畫布、氣球與氣球間,都可以互相連接,孩子是自由的。「自由」的意向,也是綠頻道很重要的概念。

因此,氣球畫就產生了。

每一個團體的美勞作品,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收拾與「誰帶走?」由於是共同創作,因此沒有人能夠帶走自己的那一個部分,因為拆開就不完整了。想著想著,心裡又浮現另一個想法:那就刺破它吧!在曾經的某次活動裡,有很愛氣球的孩子、也有很怕氣球的孩子,這時候,「勇氣」一詞就出現了。刺破氣球,需要勇氣,刺破自己吹出來的氣球,上頭還寫著自己的願望與夢想,需要更大的勇氣。許多孩子都喜歡把最愛的東西保留在身邊,不肯放手,但實際上這個東西並未進入到孩子的內心深處;在設計此活動時,不斷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創作的樂趣」與「勇氣」真正體現在活動中,最後,決定讓孩子自己將氣球吹好,然後,花一番心力完成許願與黏貼,最後,才知道要「刺破」它。當然,有人說很殘忍,但是,這是一種勇氣的表現,淺層的恐懼,和內心的不捨,這個活動都可以將它具像化。

當然,在實施這類活動都要有技巧,例如此次,在故事開始前,先給予一個勇氣的故事(即魔奇魔奇樹),然後,在故事的結尾,創作的開端,必須營造「等等會有一個很恐怖的活動,你可以嗎?」等等引導語,來先給孩子打預防針。接著,在刺破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說法」,例如:「有聽過《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夜晚中劃亮火柴來許願,我們在這裡,則是要在燈火通明的室內許願,許願的方式,則是將願望輸入氣球後,刺破它,讓裡頭的空氣散放到空氣裡,這樣所、有、人都會聽到你的願望,這樣願望就會實現囉!」這個說法,成就了氣球許願的謬事,但故事都有魔力,孩子對自己的承諾,在故事的鋪陳與同儕的激勵下,跨越了恐懼的難關,拿下名為勇氣的旗幟。這就是「勇氣氣球畫」的設計緣由。

在執行間,孩子在氣球上寫下自己「想成為的人」,例如故事中的豆太,想成為一個勇敢的人。有的孩子想要成為有智慧的人、勇敢的人、漂亮的人、有錢的人、很厲害的人....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要成為「善良」的人。衷心希望他們的願望會實現,這些都是許多成人遺忘許久的根本,也是社會溫暖的基礎。孩子將寫著願望的氣球依自己的想法,貼到白色的畫布上,每放下一顆氣球,就要大聲說出「我會成為xx的人」(注意,不是「希望成為」而是「會成為」)。輪過兩至三輪後,孩子們在依序找到自己的「願望」,大聲喊出「我很勇敢(第二、三次:我超勇敢、我超超勇敢……)」,然後用別針刺破它。(別針比一般縫紉針安全),最後,許願儀式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天/星期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